扫描二维码关注自然圈,及时获取活动及订单资讯
当前仅支持通过微信公众号关注商户
寒假 2.16 | 中国云南—热带雨林研学营(芮嘉专属)
¥8800|7天6夜| 西双版纳 昆明

预览中

2024-02-16

寒假 2.16 | 中国云南—热带雨林研学营(芮嘉专属)
国内
亲子
户外
5岁以上
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
环境保护
专家生态讲解
活动介绍

了解西双版纳

即是感知生命的过程

热带雨林所支配的一切,永远是那么巧妙和谐;

当你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心感应,用脑思考,

我们不禁感叹,自然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库。

1.jpg


孩子的成长总是迅速的

在汲取知识的黄金时段

带领孩子丈量自然的脚步、观察世界

给这段童年时光流光溢彩

9.jpg

让孩子从自然中汲取知识,让家长享受好玩有趣的旅行,自然导师们将带您和孩子们走进自然中,在户外用科学的方法在学习科学知识,发觉大自然的奥秘。

 

“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

“为什么黄金蚁要把巢穴建在树上?”

“为什么版纳的口味偏酸?”

 

当你踏上雨林研学之旅的那一刻,我们相信,你会因为奇妙的自然舞动而欣喜、你会因为耳朵听到另一个世界而惊喜…

11.jpg


从日出到星空,从花朵到河流,自然的存在和改变都成为了人类艺术、诗歌和哲学思考的主题。

火爆朋友圈的西双版纳营,不能没有你,让我们在“北纬21度上的绿洲”对话,一起探寻西南地域的神奇文明。


4.png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研学活动?

活动将从4500年前的雨林开始,带领孩子一步步深入雨林,学习雨林个生物间的相关联系,并一同了解这片雨林的旗舰物种-亚洲象。通过学习,体会环境和自然保护的重要性。同时,我们的自然导师也将带领孩子探讨保护之后引发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思考。

3.png


【活动亮点】

中国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

  • 与大象幼仔亲密接触,在大象身边观察学习大象前世今生。跟随象爸,学习亚洲象的相关知识并为保护亚洲象作出小小贡献。了解亚洲象的食性,并选择合适的食物跟小象喂食。零距离触摸大象。在专业的科研人员带领下为大象做体检,记录大象的身体数据,评估大象的健康状况。

  • 跟随亚洲象研究人员进入雨林,学习野生亚洲象户外观察的统计的方法。

  • 在亚洲象观测小组带领下,跟随大象的足迹进入雨林。通过对雨林自然环境的的观测分析亚洲象的迁徙途径、象群数量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

  • 在原始森林中跟亚洲象一同过夜,感受夜间的热带雨林

  • 在雨林的月光下搭一顶帐篷,以雨林为床,以星辰为铺,在亚洲象穿行的热带雨林感受雨林的呼吸,静听娃声虫鸣。伴随着大象在雨林间觅食、打闹声入眠会让你更好的融入这片雨林,成为她的一员。


科学顾问团队

  •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教授周浙昆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专业自然导师团队、职业艺术家(动植物观察与表达)。


【收获】

 所有参加这次沉浸式旅程的孩子们将获得西双版纳亚洲象协会颁发的亚洲象保护志愿者证书。这份证书将是对他们所学知识和经历的肯定。这个荣誉证书将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宝贵收获,同时也带给他们自信与骄傲,激励他们在未来持续关注和参与自然保护工作。

3.png

45个课时的学习和体验,是孩子们科研学术能力、社会责任感的有力证明和重要加分项;尤其是对于将来准备就读国际学校、国际课程,或申请海外中学、大学的孩子,此次科考是一次高质量的课外实践活动。



招募对象:6-10亲子家庭或8岁以上单飞儿童

活动天数:7天6晚

活动日期:2月16日- 2月22日

活动费用:大小同价 8800元/人  




D1 2月16日

上午:抵达景洪市,欢迎来西双版纳,乘车前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晚上:开营仪式。

各位学员以自己的自然名为基础,制作属于自己的木名牌,展示你的个性和绘画技能。


木名牌.jpg

住宿:勐仑。



D2 2月17日

亚洲象从哪来+植物园西园探秘

上午:亚洲象从哪儿来+中科院实验室探秘(环境与化石结合)

课程介绍:

 “亚洲象:历史与生态”

1. 亚洲象的起源:介绍了亚洲象的起源地和进化过程。学生们将了解到亚洲象起源于古代印度次大陆,并逐渐扩散至亚洲其他地区。

2. 形态特征:介绍了亚洲象的身体特征,如巨大的体型、长鼻子和大耳朵。还会讲解关于象牙的知识,以及大象独特的进食和通信方式。

3. 生活环境:探索亚洲象的生活环境,包括森林、草原和湿地等。学生们将了解到亚洲象是栖息于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中的动物。

4. 社会结构:介绍亚洲象具有高度社会性的特点,形成了以家族为基础的群体结构。学生们将了解到亚洲象的社会行为和交流方式。

5. 濒危威胁:探讨了亚洲象所面临的威胁,包括失去栖息地、非法狩猎和人类与大象之间的冲突。学生们将认识到保护亚洲象的重要性。

1.png

中科院实验室探秘之旅:旨在通过环境和化石相结合的方式,让学员更深入地了解生态变迁和自然环境保护。

 16.png

1. 实验室探秘:学员将有机会参观中科院的实验室,亲身领略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实验室的科研环境。

2. 化石探索:学员们将在导师的带领下,通过观察化石和岩层,深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这些化石和岩层的特征将使学员们更好地理解生物演化和环境变迁的过程。

3. 环境保护:通过参观实验室和化石探索,学员们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科学家们将向学员们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及如何通过科学方法来保护自然环境。

4. 互动体验:活动中将设有互动环节,使学员们能够与科学家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这些互动体验将使学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验室研究和环境保护的细节,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17.png

 

下午【植物园西园探秘】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jpg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3.金嘴蝎尾蕉.JPG

金嘴蝎尾蕉

版纳植物园西园是一个独特的自然保护区,探索植物园西园,你会发现植物可以如此“有趣”。

1. 植物探索:在版纳植物园西园,学员可以参加植物探索活动,探索丰富多样的植物世界。将有机会观赏到来自不同地区和生态系统的珍稀植物,了解它们的特征、生态习性和药用价值。

2. 生态导览:版纳植物园西园提供生态导览活动,学员将跟随我们穿越丛林、湖泊和热带草原等生态环境,深入了解热带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3. 植物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机构,版纳植物园西园开展植物科研活动,并与国内外的科学家合作。学员将有机会参观研究设施,了解植物科研的最新成果和方法。

4. 传统文化体验:版纳植物园西园还提供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学员了解傣族文化并参与其中。学员可以品尝傣族传统美食、观看民俗表演、学习手工艺等,体验到与植物园所在地区的深度联系。

未命名的设计(7).png

夜晚【亚洲象的小伙伴】

带上手电,把瞳孔放大,一起去寻找夜晚的动植物精灵。导师将带领学员们一同探索植物园中丰富多样的两栖爬行动物。

1. 两栖爬行动物观察:导师将引领学员前往植物园内的优秀观察点,观察和记录各种形态、颜色和习性的两栖爬行动物。

2. 生态知识解读:学员将学习到有关两栖爬行动物的详细知识,包括它们的生物特征、习性、栖息地和生态作用。了解两栖爬行动物的适应性、进化历程和生态状况等生态方面的知识。

3. 互动体验:活动中将设置互动环节,让学员亲身参与到观察、记录、解读两栖爬行动物的活动中。这可能包括模仿两栖爬行动物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等,拉近学员与两栖爬行动物的距离,增加学员对两栖爬行动物的了解和体验。

21.png

4. 生态保护:导师将介绍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现状和生态困境。学员将了解到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对两栖爬行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所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同时,也将了解如何保护和维护这些珍贵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

5. 讨论与分享:活动将鼓励学员之间的讨论和分享,学习不同的观点和经验。导师将引导学员与其他动物爱好者互动,分享有关两栖爬行动物的知识和发现。

 树蛙.png

树蛙

D3 2月18日

亚洲象的小伙伴(鸟类篇)+生态互动寻宝+探秘课程

上午【亚洲象的小伙伴(鸟类篇)】

版纳植物园的鸟有多少种?哪些鸟类是植物园的明星鸟?学员心中最好看的鸟是哪一种?,亚洲象的小伙伴(鸟类篇)将带领参与者一同探索植物园中丰富多样的鸟类世界。

1. 鸟类观察:活动首先会组织学员进行鸟类观察和识别。导师会带领大家进入植物园内的优秀观鸟区域,观察和记录各种形态、颜色和鸣叫的鸟类。

2. 鸟类知识讲解:学员将获得有关鸟类的详细知识讲解。导师会介绍各种常见鸟类的特征、习性、栖息地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学员将了解到鸟类的迁徙、繁殖行为和保护现状等知识。

3. 互动体验:活动中会设置互动环节,让学员亲身参与到鸟类活动中。这可能包括模仿鸟类鸣叫、触摸鸟类羽毛,或参与简单的鸟类观察实验等,使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和实际。

4. 生态解读:导师将与学员分享鸟类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学员将了解到鸟类在传粉、控制害虫、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并意识到保护鸟类生境的重要性。

5. 讨论和分享:活动中会鼓励学员之间的讨论和知识分享,学习不同的观点和经验。导师将引导学员与其他鸟类爱好者互动,分享观鸟心得和拍摄经验。

10.png

酒红朱雀

 11.png

棕腹啄木鸟

下午【生态互动寻宝】

玩游戏也可以学知识

生态互动寻宝课程是一个专注于通过游戏加深孩子认知、学习的教育项目。通过寻宝,学员将加强动物生产环境及动物习性的认知。在参与寻宝活动中,学会记录、描述所见动物生存环境的实际操作。

未命名的设计(5).png

1. 寻宝任务:每两位参与者将被分配一个寻宝任务,目标先在指定区域中找到描述的生态标志物。这些标志物代表不同的生态环境,例如热带、温带、亚热带等。

2 寻宝导游:为了引导参与者顺利完成寻宝任务,课程将提供寻宝导游。导游将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生态学家或保护专家,将带领并提供指导,确保参与者能够正确识别和理解每一个生态标志物的含义。

3 生态互动活动:寻宝任务中将穿插有各种生态互动活动。例如,参与者可能需要进行环境调查、野外观察、植被测量、水质检测等,以提升他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了解。

4 报告和分享:完成寻宝任务后,参与者将有机会撰写和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这可以是一份简短的报告、一个小组讨论或一份个人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员将把他们的寻宝经历和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分享给其他参与者。

5. 生态保护教育:课程将强调动植物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在保护行动中的作用。参与者将学习到实际的保护措施,了解如何减少对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威胁,以及如何推动社会参与和意识提升。

 

晚上【探秘课程:解密人象关系+人象关系调查问卷设计】

1. 人象关系概述:课程将从人象关系的背景和历史出发,帮助学员了解人类和亚洲象之间的关系。这包括传统上的象耕、象战以及现代社会中的人象冲突和合作。

2. 生态与保护:课程将探讨人类活动如何影响亚洲象的生存和栖息地。学员将了解到工业化、城市扩张、森林砍伐等因素对亚洲象群体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学习到保护亚洲象的重要性。

3. 人性化问题:课程将深入研究人性化问题,即将亚洲象视为有情感和社会能力的个体。学员将了解到亚洲象的智能、情感表达和社交行为,以及如何避免对亚洲象的残酷对待和剥夺其自然行为的权利。

未命名的设计(6).png

4. 保护行动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将介绍各种保护行动和政策,以促进人与亚洲象的良好共存。学员将了解到采取可持续发展措施,如建立保护区、推动生态旅游、促进公众意识等,可以帮助减少人象冲突并保护亚洲象的生存环境。

人象关系调查问卷设计:

1. 设计背景和目的:课程将引导学员设计一个调查问卷,用于了解公众对人象关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问卷的目的是收集相关数据,帮助评估和改进保护亚洲象的政策和行动方案。

2. 问题设计:学员将学习如何设计开放性问题、封闭式问题和评分量表。问题将涉及到公众对亚洲象及其栖息地的认知程度、对人象冲突的看法、对相关保护措施的支持程度等方面。

3. 问卷实施与分析:学员将学习如何有效实施问卷,并掌握基本的数据整理和分析方法。通过对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学员可以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夜晚【摸鱼还可以学知识?】
在版纳地区,有许多丰富多样的生态河流。在活动中,专业的导师将根据小朋友们摸到的鱼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类。

通过摸鱼,孩子们将能够亲身体验水中生物的生活,学习它们的特征、习性和分类。了解不同鱼类的生态角色以及它们与河流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这项活动的意义在于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他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深入了解鱼类和河流生态系统,并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和价值。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环境意识,培养他们成为自然科学的爱好者和环保行动的倡导者。

夜晚摸鱼.jpg


D4 2月19日

上午【驱车前往野象谷+游客问卷调查】

野象谷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是中国首家以动物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国家公园,也是野生亚洲象交流汇聚的中心地带。

学员将前往亚洲象博物馆参观学习,了解亚洲象生存状况,制定大象保护计划。并通过雨林牧象体验,了解亚洲象野外驯化,观察亚洲象生活习性,认识亚洲象的生态家园。

在亚洲象观测小组带领下,跟随大象的足迹进入雨林。通过对雨林自然环境的的观测分析亚洲象的迁徙途径、象群数量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

19.png


下午【在亚洲象繁育中心与小象亲密接触+成为野象保护志愿者+工作人员问卷调查】

跟随象爸,学习亚洲象的相关知识并为保护亚洲象作出小小贡献。了解亚洲象的食性,并选择合适的食物跟小象喂食。零距离触摸大象。在专业的科研人员带领下为大象做体检,记录大象的身体数据,评估大象的健康状况。

 

13.png

给大大象洗澡

12.png

给大象测量耳朵


夜晚【雨林夜宿,与亚洲象同眠】

在雨林的月光下搭一顶帐篷,以雨林为床,以星辰为铺,在亚洲象穿行的热带雨林感受雨林的呼吸,静听娃声虫鸣。伴随着大象在雨林间觅食、打闹声入眠会让你更好的融入这片雨林,成为她的一员。

未命名的设计(4).png


D5 2月20日

上午【前往村寨+村民问卷调查】

未命名的设计(8).png

香烟箐村

下午【高铁返回昆明】


D6 2月21日

上午【撰写科学报告+小组答辩】

24.png

下午【动物博物馆探访+结营表彰仪式】

W020120223357956753645.jpg

昆明动物博物馆

W020120228433316569847.jpg

生物进化树

D7 2月22日

根据航班时间送机,结束研学之旅。

再见,云南。再见,西双版纳。


费用说明

费用:8800元/人(大小同价)


价格包含:

1. 行程内住宿、餐食和出行用车

2. 行程内所列景点门票

3. 行程内所有课程

4. 顾问及导师的指导费用

5. 科学考察手册及课程所含物料

6. 领队各老师服务费用

7. 行程期间保险

8. 西双版纳-昆明高铁票


费用不包括:

大交通:各地往返飞机票

个人消费:除以上费用外的其他个人消费

交通

请大家根据所在城市,自行前往集合地点。及时将行程与客服沟通,便于安排接送机!

去程(建议2月16日19:00前抵达)

2024/2/16 周五 北京- 西双版纳
东航 MU5704 大兴机场- 嘎洒机场 19:30-23:15


返程(建议2月22日12:00前)

2024/2/22 周四 昆明-北京

东航 MU8185 长水机场- 大兴机场 11:35-16:25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气候

活动区域昼夜温差大,注意增减衣物,建议携带冲锋衣。阳光照射强度大,可备有帽子。


2.行程

本活动行程将根据航班、天气、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及未知因素的变化而适当调整,具体行程以当地实际安排为准。若遇到影响人身安全的情况,我们将做出有效的安排,以保证全体成员的安全,还请积极配合。野生动物观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还请做好心理准备。


3.其他

(1)请做好防寒及防晒工作。

(2)请保管好个人财物,钱包、照相机等贵重物品要随身携带,如有丢失,请及时告知工作人员。

(3)若有个人专用药品,请自行准备,若身体不适,请及时通知工作人员。

(4)热带雨林内,用户信号较弱,如需频繁与外界联系请自备电信电话卡。



其他物资:

1、如有望远镜请携带

2、日常药物

专家及老师

周浙昆教授

image.png

  •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副理事长

  • 国际古植物学学会中国代表

  • Plant Diversity主编

1982年7月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系,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古植物学专业的理学硕士学位。1985年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工作。1987年3月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吴征镒院士,1990年获科学院与英国皇家植物园联合培养博士学位。

在英国皇家植物园,美国康乃尔大学,荷兰莱登大学和日本千叶大学学习或从事研究工作4年。从事现代植物学和古植物学交叉的研究,在被子植物起源,重要类群的演变,壳斗科化石历史系统演化地理分布、青藏高原新生代植物多样性演化,云南新生代以来气候环境的变迁及生物多样性演变方面做出较为深入的研究。

参加了中国植物志中、英版编撰工作(中文版第一卷,英文版第五卷,桑科),合编、参编专著13部,其中包括3部英文专著。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2005、2009年三次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与技术提名奖一等奖。


版纳植物园的科学工作者

张鹏

image.png


张鹏(自然名:Fisherman)男,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主要从事罗梭江,澜沧江下游本土鱼类的收集,驯养驯化工作,同时也负责环境教育中心一楼鱼类馆和两爬馆展缸造景和活体活物的饲养。

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同时又是水产养殖毕业,所以对于野生鱼类的探索和喜欢深爱到骨髓,加上酷爱摄影,尤其是水下摄影,刚好跟研究探索鱼类不谋而合,对于野外土著鱼类的探索和拍摄已近10年,每逢假期和节日,都会带着不同形式的研学团和亲友团,带着大小不用的老少朋友奔赴最原始最自然的溪流深处,追寻最初的记忆!


赵江波

3.png

赵江波,西南山地签约摄影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环境教育工作者。观鸟爱好者及摄影爱好者,热衷于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并记录,对昆虫和爬行动物等动物类群有着浓厚的兴趣。曾任职于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Kadoorie Farm and Botanic Garden)和关键生态系统合作基金(Critical Ecosystem Partnership Fund),参与在云南、广西、海南及缅甸等地开展的多个生物多样性考察项目。


豆腐

4.png

  • 澳大利亚Wollongong University硕士

  • 丹麦森林教育协会认证自然导师

  • 长期扎根户外,从事研学课程研发。注重学从研中来的课程研发理念,并把娱乐性融入到课程当中,提高孩子对研学课程的兴趣。

戴渊

image.png

青年职业艺术家,美育教育者,热爱自然,喜欢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然,擅长油画、水彩、色粉、综合材料、数字绘画等。毕业于云南美术学院艺术学硕士,现为宁夏美术家协会会员,曾担任银川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热粽子》入选首届全国女性水彩粉画展优秀作品;作品《绣》 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黄花花》入选第三届全国水彩画优秀作品展;作品《雪》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李星辰

image.png

青年职业艺术家,油画具象表现绘画艺术硕士,2次参与Otherwhere德国国际工作坊,擅长油画,丙烯,以及不同材料融合的综合绘画。从事儿童艺术教育多年,热爱自然,以及从自然中吸取创作灵感。2018年作品《东亚行旅》受邀入选云南省青年美术作品,2023年参与 Adobe Certified Professional 艺术教育与AIGC的融教学课程。

(注:在地户外领队,根据实际情况或有所调整)

退款说明

您需要掌握好时间。因团员个人原因无法出发,我们将做如下退款:

活动开始日期 30天(含)之前申请退款,不收取手续费;

活动开始日期15至30天申请退款,我们将收取活动全款的50%手续费;

活动开始日期15天(含)之后,我们不再接受退款申请。

若您有特殊情况需退出,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


联系组织者

若有疑问,您可咨询以下任意一位自然圈联系人:


小熊猫

手机/微信:18500715226(周一至周日9:00 - 20:00)


鹿鹿

手机/微信:16600063740(周一至周日9:00 - 20:00)


联系电话:

010-64933787(周一至周五9:00-18:00)


邮箱:baoming@naturewin.cn

活动组织者

自然圈国际旅行社致力于通过自然教育、生态旅行、生态保护咨询、自然设计、在线工具和课程,为公众创造极致的自然体验和价值,用实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查看客户评价


由自然圈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