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岛屿远离大陆,
远到可以切断与纷杂陆地的联系;
小岛又足够小,
小到虽然四面都是海,但不会走失方向。”
疫情之下,我们更迫切地需要
从“原来的世界”抽离放松,
让内心回归安宁、秩序得以重建,
当下抵达地理概念上的“远方”变得前所未有地艰难。
直到我们发现了这座
治愈海岛
不一样的体验玩法
▽
与原住岛民同行 / 由海洋生物专家引领
探秘海岛原始生态 / 观神奇海洋生物
参与海洋保护 / 像岛民一样永续生活
涠洲岛沉浸体验之旅
重新与原始自然和淳朴人文联结,
在身心的舒展与放松中,
获得丰盈内心的力量。
一万年前,
红色滚烫熔岩与蓝色冰冷海水的交织碰撞,
孕育出这座新的海岛,
【涠洲岛】
海水的冲刷让这座海岛出落的,
生机勃勃,清秀俊朗。
寄居蟹欢快地奔跑在沙滩上;
海蚀崖肃穆地伫立睥睨着海洋。
涠洲岛上野生的美
这里没有过多的商业气息,
保持了自然原始的海岛生态风貌。
涠洲岛拥有中国最丰富的火山景观,
和保存最完整的多期火山活动地貌。
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与火山熔岩景观,
以及绚丽多姿的的活珊瑚,
随处按下快门,都是一张大片!
满怀期待,等待日出的心情,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
其实涠洲上最著名的是
日出 与 日落
太阳升起带给世界的那最初的光晕,
所及之处的大地瞬间容光焕发,
这股强大的力量历经亿万年不曾改变。
被洗礼的人们一定会变得更加
心胸柔软,开阔坚定。
一定要去追一次涠洲岛的沙滩日落,
在大地迤逦斑斓的色彩过后,
随即而来的便是漆黑,
所有人的内心也随即沉静了下来,
感受着海的情绪、海的纯粹、海的坚守和海的致意。
荧光海滩
如果运气够好,
可以在夜晚的沙滩看到荧光海滩,
被称为“蓝眼泪”,
一道道蓝色波纹向海滩袭来,
泛起阵阵幽光,如梦如幻 。
近在咫尺的珊瑚礁
和神奇海岛生物来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
由于受人类活动破坏较少,
清澈的海水下
难得一见的众多海洋生物,
纷纷进入视线。
珊瑚礁
涠洲岛的宝贝
形态各异的珊瑚礁在海面之下,
形成一幅迥异景观
同时也是保持海洋生态多样性的“基础”
重点的生态保护及修复对象
由于气候变化、海洋酸化、海岸开发……
涠洲岛的珊瑚礁也遭遇着严峻的退化,
但同时也有一群热爱海洋的科学家,
在这里努力培育着珊瑚幼苗,
这次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珊瑚和珊瑚修复技术,
思考我们在旅行中除了去体验与欣赏外,
还能多做些什么?
听说“鲸”有治愈人心的力量
在涠洲岛海域,每年冬季都有机会
看到正在“大口干饭”的布氏鲸,
这里也是国内近海唯一可以看到鲸群的地方。
不用千里迢迢远赴国外,
我们会跟随最懂鲸的海洋生物专家,
与最懂海和船的当地人一起出发,
迎着海风,坐看海天一线,
海面上出现布氏鲸的身影,
那时刻太震撼太美妙了!
海洋中的庞然大物,
却是能给人温柔治愈力量的动物。
它们用相同频率的歌声寻找同伴,
人类也一样,
如果我们进入完全放松的真实状态,
也会吸引到同频的人。
布氏鲸守护者的故事
这是一群因鲸结缘的人,
每天驾着小船,在这里追寻、记录布氏鲸的踪迹,
为保护与研究布氏鲸,
这种鲸目动物中较为罕见的物种而努力,
本次我们也会跟随专业的海洋生物学家,
了解布氏鲸、海洋与人类关系的故事。
暖阳下,
几名老人在火山石砌起来的老房子门前唠着家常,
他们可能时不时还会说起百年前自己的祖辈,
因避战乱而来,开始以岛为家、以海为田、耕海为生,
这座小岛,讲述着“客家人”深沉的迁徙史。
了解在地居民的传统智慧,
如何因地取材,建成“会呼吸的房屋”,
触摸外表粗粝、饱经沧桑的百年珊瑚民居;
由火山石和珊瑚石砌成,
高耸入云的涠洲岛天主教堂;
为出海渔船指引方向的灯塔;
岛上处处可见的香蕉林和仙人掌果;
逛当地人也会去的海鲜市场,融入浓浓烟火气;
你目及的一切都讲述着涠洲岛的历史与日常。
一边旅行,一边做有益的事。
跟随自然圈旅行家,
每次旅行不仅能收获极致体验,
还能为当地自然生态与居民生活带来益处。
涠洲岛正在打造我国第一个零废弃海岛,
是当之无愧的环保小岛,
我们当然也会加入其中,
了解珊瑚保育、海岛厨余垃圾的堆肥等等环保操作,
让旅行与生活一样,
健康、可持续、生生不息。
零废弃海岛项目
在涠洲岛
跟随对的人
与自然、与岛民
与自已
亲密对话
寻找永续生活